苏州均价在2W左右,按照这个均价来算,平均每套80平,10*80*2=1600W……
出租的话按照每套2000RMB,10*2000=2W……
这个水平可以不上班实现财务自由了
苏州民居建筑毗邻而建,沿着街河蜿蜒连绵,高低参差,重重叠叠,建筑密度很高。据南宋绍定二年(1229)镌刻的《平江图》标明,当时城内河道有一百六十四里,至今尚存七十里。城内河道两岸都有石驳岸,有的民居就临水压驳岸而建,以争取更多的建宅基地。
沿河民居一般为一两层,以单门独户为多,造型轻巧简洁,旧时没有钢筋水泥,驳岸由花岗石层层冷叠砌筑,凡挑出部分,一般用木桩撑住,一头插入河底,穿过淤泥层,深埋在坚实的老土中。河水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水源,所以下河的踏步在临水民居中都作了妥善的安排,既与建筑布局相吻合,又与河道交通相配合,具有特有的水乡枕河人家风貌。

苏州市内保存较好的二百五十二个古建筑中,古典大宅有一百六十四处。大宅的主人一般都是当时社会的上层人物,故大宅的布局严格按照宗法观念和家族制度而设计,推崇君臣父子的伦理道德,具有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等观念,这些意识反映在建筑上,致使大宅的规模庞大,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面积、造型都有大致统一的等级规范。
深宅大院一般在幽静的小巷里,少则三五进,多则七八进,重门叠户,有的前巷后巷,有的前巷后河,围以高墙,筑有门楼,辟有天井,形成封闭式的院落,“庭院深深深几许”,正是对深宅大院的描绘。一般来说,深宅大院的布局规整、对称,主落居中,轴线明确,建筑有序排列,依次为门厅(门屋)、轿厅(茶厅)、正厅(主厅)、内厅(女厅)、楼厅(卧房)、附房。
园内亭台楼阁,曲径回廊,水池假山,花草树木,能得山水之趣。这些第宅园林的一部分,今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住宅和花园的结合,将宗法社会的严肃气氛,与日常生活中对美和舒适的追求,统一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这也被视为封建社会东方文化的一种特色,也是苏州深宅大院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