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太仓十几年了,让我用我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你太仓的沧桑巨变!
2003年秋天,刚刚毕业的我,放弃了学校组织的工作招聘会,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目的地苏州太仓,一个我日夜憧憬着的江南,一个梦中的水乡。
我背负着简单的行囊走下火车踏上苏州的土地的那一刻心里感觉又陌生,又荡漾,我荡漾这异乡的景色,仿佛空气都不同于往常!
是啊,对于一个初入社会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来说,目睹异乡的风物,思绪难免会信马由缰!我新奇这道路两旁整齐又直耸的杉树,这是我的家乡从未有过的。
也新奇白墙黑檐的江南民居,这些我只是在图画里看过。
我的思绪在现实和幻觉中碰撞,以至于来接我的同乡给我说的什么,我都完全没有听清,到太仓只有短短的路程,我觉得有点快了,还在回味路上的风景就已经到了太仓。
到了同乡给我提前安排好的住处,我扔下行装,收拾好已到了晚上
同乡带我出来吃饭的时候,我才略略的感觉到了失望,03年的太仓真的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小,小到我以为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镇。我以为太仓不该有低矮的房,应该都是高楼,最起码也是精致的洋房。那时候我觉得她不是我心中的那个太仓。
上班了,工作的地方不太累,但是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工资记得是一千二百块钱。
休息的时候也经常和朋友骑车在太仓转转,常去的是武陵街,人民路,那时候东边好多都是民房,和老家比起来不同的是这里的景色很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河,河里过的船能让我驻足看很久,毕竟在老家没见过!我学会了钓鱼,也许这大大小小的太仓的河和这水乡的美色才是我决定留下来的原因。
一晃在太仓十几年了,我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梦想有时候想看看刚来时候存在空间的照片,却发现自己已经忘了当初的密码,整天的忙碌也很少再出去转转,甚至已经麻木到看不清太仓这个城市的变化,今天突然看到这个提问,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当初的年龄,细思极恐,我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激情,是这个提问又让我仿佛回到了当初的蹉跎岁月。
晚上决定再出去走走,看到的却不是以前的风景,只有那些大大小小的河还在那里,但是少了很多以前的房,更多的是商业广场和新的小区,也许是我天天见,已经习惯了太仓的逐渐变化。
天镜湖
如今的太仓早已经是全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县级市了,我也早已经不再赚那个月一千二百块钱的工资。再看太仓仿佛是擦亮镜头以后拍出的清晰图像特别是夜间的太仓,在以前我们经常洗澡的湖荡里一个“天镜湖”改造的美轮美奂四周鳞次栉比的商业大厦,高层的小区,俨然是一个新城。
以前荒芜的东郊,现在已经是朝气蓬勃的开发区,商业广场,酒店,企业。足足的将太仓扩大一大圈,太仓的年产值已经一千多亿,我老家一个地级市还在为了一千亿的目标苦苦挣扎!
听朋友说以后回家不用去上海或者昆山坐车了,太仓要通铁路。这是好事儿,本来就毗邻上海和昆山,这铁路通了岂不是要和这两个城市连成一起了嘛,假以时日太仓还能更加繁荣,也更能包容那些来自四方,怀揣梦想的人们。
1.苏州自古就是发达地区,古代因为交通发达,手工制造也发达,古代设苏州府,在明清时期就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2.历史文化悠久,重教育,人才多,人员素质高。明清时期就有状元进士数百人之多。
人民勤劳且有生意头脑,明朝时期就有资本主义萌芽,比皇帝还有钱的大商人沈万三就是代表人物。
创业条件好。个体工商户在09年的时候就突破30万了。企业总数超37万家。
3.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发达,环境好。地处平原,环太湖、近长江,河网密布,东边靠上海,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基本无自然灾害(这个很重要啊,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只有5.1级)。
物产丰富,仅地产水果4大类100多个品种(虽然多数是外来引种,但是大多长的很不错蛮好吃的)
4.旅游业发达。乾隆皇帝6下江南都必到苏州啊,可见多美了。2013年,苏州旅游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旅游总收入达到1609亿元,同比增长16%;国内游客总人数93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入境游客总人数3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
5.经济发展园区化。苏州现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1个省级开发区目前,苏州已聚集13262家外国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截至今年2月份,常住的国外和港澳台专家、管理人员超过5.1万人。其中,取得“工作签证”的外籍人士有14242人,长期在苏州工作生活的外国专家有1584人,这个数据并不包括家属和子女。
6.勇于改革创新。